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

國中數學教甄正式老師初試(筆試)準備及經驗分享

考試歷程:

107年畢業,112年錄取臺北市正式老師

108年:錄取新竹市複試,複試連備取都沒有

109年:複試都沒進

110年:疫情關係,國中都沒開教甄

111年:新北市最低錄取分數進複試,複試備取2(總成績不採計初試成績)
              
花蓮縣進複試,複試備取3(總成績會採計初試成績)

112年:新北市、花蓮縣、新竹勝利國中獨招皆進複試,沒有去考複試
              
高雄市國光高中國中部進複試,連備取都沒有(總成績會採計初試成績)
              
臺中市進複試,連備取都沒有(總成績會採計初試成績)
              臺北市備取3進複試,最後正取(總成績不採計初試成績)

前言:

考教甄的過程心很累,一年就衝這幾個月,結束了,就要明年再來,有時會開始懷疑自己

最重要的是,要給自己一個努力的理由,為了造福學生,為了家人、另外一半,甚至只是為了自己都沒關係,有理由才有繼續的動力

如果這次連初試都沒有過,那就在接下來的一年繼續練習題目

如果差12分就錄取,那就相信自己,下次就沒問題了!
(我也曾經從距離初試最低錄取2X分,到幾乎每間都進複試)

加油!練習一定會有效果!


個人準備及經驗分享:

國中數學教甄的科目分為:數學及教育

數學方面

練習歷年考古題,目前手邊有96年到最新年度的題目電子檔

有需要可以留言E-mail,會再寄送給你(留言內容請說明用途)


從最新年度開始練習回舊年度,練習方式有兩種:

1. 考試時間限制,測試自己可以在時間內寫對多少

2. 不管時間,遇到真的想不到的題目就跳過,全部寫完再來檢討

可以依照個人情況及環境採取對應方式


108~110年時,我採取1的準備方式,這種方式只能在下班後使用
111
年開始採取第2種方式,就不會受限於時間跟環境,沒課有空的時候就可以練習

不會的題目,很多網站都可以詢問跟協助(記得要有禮貌)
朱式幸福美夢成真教甄討論區MATH PRO

如果教甄題目都練習完,可以練習會考、學測,甚至指考、分科測驗的題目
我認為,寫數學最重要的是“手感”,接著就是“運氣”


教育方面

練習歷年考古題,目前手邊有99年到最新年度的題目電子檔

有需要可以留言E-mail,會再寄送給你(留言內容請說明用途)


如同數學,練習方式有兩種,但練習到後期發現教育的準備方式跟數學不太一樣

一開始準備教檢時,就有把“自認為”教育科目常考的重點做成筆記

因此考試前都會複習那本筆記,寫了幾年題目發現,教育題目千百種


運氣好:就是常見的那幾種人名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課程設計觀念

運氣差:看都沒看過的人名、聽都沒聽過的理論


因此,準備方式就變成:

考古題中如果是筆記裡寫到的人名或觀念,就加深印象記憶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是筆記裡沒有寫到的人名或觀念,就再寫到筆記

但這一定不夠,下次考的不一定是這些觀念,但我只能說,“運氣”還是存在

P.S. 有時會考教育基本法、教師法、國民教育法、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
但就考1~2題,法規內容很多,CP值自己衡量

總結:

※如果你是大學生,已經確定要走教師這條路
        最好從現在開始練習題目,畢業後,你已經有很充足的考古題經驗

※如果你已經考了幾年,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筆試,希望我的方法,能夠幫助到你

 

最後,為什麼我會強調“運氣”這件事情,數學題目很多是換湯不換藥,如果你在考試時,想到寫考古題有寫到類似的觀念,那麼你的速度就比別人快,那麼你通過的機率就提高了!

如果複試不採計初試成績,你只要比最低錄取分數高,就不用管初試分數多低,
正如我錄取臺北市一樣

因此,在考試時,遇到不會的題目,不要緊張,要想著大部分人一定也不會,我只要比最低錄取分數高就可以了

然而,如果有採計初試成績的教甄,筆試就要拿到高分,錄取機會也會大增!


那麼,複試的準備會在下篇文章介紹
…   

2 則留言:

  1. 想跟您索取數學及教育歷年考古題,準備教甄

    回覆刪除

近5年會考各單元出題數統計

 從實習開始,每年會考結束就會統計當次會考各單元的題數 為了方便向學生介紹重要性及時近性 會只統計近5年的題數,一來版面不會太多內容,二來也能了解近幾年的出題趨勢 一、 以 年段 來區分的原因為,目前各家版本七年級的內容尚未統一單元順序  因此統一都以年段來分別 二、 數學題目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