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

國中數學教甄正式老師複試(試教)準備及經驗分享

 

我的考試歷程可從國中數學教甄正式老師初試(筆試)準備及經驗分享了解


前言:

我覺得我不是一位很會考筆試的人,這幾年的準備也讓我想通一件事

如果考的是聯招或是一次招考很多缺額的學校,要用這樣的想法提升信心

「初試只要比最低錄取分數高就好,複試只要比最低錄取分數高就好」

(這想法對獨招不管用,對有採計初試成績的教甄也不太適合)

有時間一定要先準備好試教跟口試,機會來了就能馬上準備好!


個人準備及經驗分享:

考季通常在4月底開始,8月到寒假時,我會專心準備試教跟口試

有時候會準備到厭煩(同一件事做久了都會膩),我會改成練習考古題轉換心情

代理時已經把六冊的內容都上過一遍,因此自己知道哪些內容需要再準備跟練習

 

準備方式:「怎麼在15分鐘把這個單元講得順暢」

1.     先將A4白紙直向對折兩次再打開,就會像是一面黑板四等分

2.     把預計寫在黑板的內容分配在四個部分(寫完可以實際到黑板寫寫看再調整)

3.     自己錄影或是請人看試教給建議

 

個人想法

很多人會說試教要起承轉合,但我覺得有“面”試的考試,難免存在著“緣分”(自己意會)

接著我會分享我在臺北的試教15分鐘

P.S.你可以模仿,但不要複製,因為同一年我在臺中也這樣做,就沒錄取

 

我抽到的單元是《平方根與近似值》

試教開始:

「課本、教具放好後,大聲喊:「班長」(心裡想的是學生們起立立正敬禮),環顧四周後,說:「各位同學好,坐下」,接著點名(講一些教過的學生名字) 提醒同學們課本打開到要教的頁數,並走到講台下,簡單指向空氣,提醒學生課本要拿出來、打開。

接著開始講課本內容,(講根號之前要畫正方形講面積跟邊長的關係,但我覺得用三角板太難畫,就直接徒手畫),講到一個重點或題目結束時,就走到講台下,簡單指向空氣,詢問同學們有沒有問題(可以換句話說),在講後面內容的過程,同時利用前面寫的內容搭配著說明。

14分鐘提醒鈴響時,我才寫黑板的四分之三,我當下覺得直接收尾很奇怪,因此我繼續講題目,15分鐘結束鈴響,才寫到最後一面黑板的上半部,剛好題目結束,因此我沒有說明派作業,小考等這些收尾。

 

建議

1.     學生段考時,可以在心裡模擬試教走位跟講述內容(不要影響到學生考試)

2.     教到很安靜的班級,可以當作正式試教來練習

3.     教到很有反應的班級,可以從他們的反應了解學生常見問題(再融入試教)

4.     我認為試教重點是:「講得慢且順」,不要為了完整,就把15分鐘塞很滿
(
我走下講台指向空氣的總時間,大概有2分鐘吧
)

 

總結:

※如果你還沒進入過複試,可以趁有空時先準備15分鐘的內容,機會來了,就能做好準備

※如果你有進入過複試,不知道怎麼準備試教,希望我的方法,能夠幫助到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近5年會考各單元出題數統計

 從實習開始,每年會考結束就會統計當次會考各單元的題數 為了方便向學生介紹重要性及時近性 會只統計近5年的題數,一來版面不會太多內容,二來也能了解近幾年的出題趨勢 一、 以 年段 來區分的原因為,目前各家版本七年級的內容尚未統一單元順序  因此統一都以年段來分別 二、 數學題目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