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【改編】康軒數學好好玩─七上1-4連乘訣

學生學完指數這個新觀念,有括號、沒括號很容易搞混

如果有用過康軒七上的老師,會發現附錄都有數學好好玩這個解謎活動
原版的可以到康軒網站尋找,或是看康軒版的七上附錄

自己改編了內容,主要是將注音符號做修改
這樣題目就能夠適合每位學生




附件為題目及答案

若有玩過的老師,會知道怎麼解開謎語,解開謎語完就能知道密語了
若密語答案不是3個字的老師,再麻煩老師自己跟學生修正了,謝謝

歡迎有使用的老師都能分享使用心得以及學生操作過程唷~

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

數學老師面對學生的第一個問題

        剛開學的9月,事情接踵而來,當你發完桌上要給學生的通知單時,回到辦公室,

又有一疊資料要發給學生,辦公桌到現在還沒有整理成我喜歡的整齊度…...

 

教書到現在,學生們一定會問的問題,不管哪個科目,尤其是數學,

一定會被學生問: 

「數學學那麼多東西有什麼用?」 

「只要會加減乘除就好,幹嘛學那麼多東西?」

 

開始教書後,我沒有問過其他老師這個問題,我也是到了最近,才有了我滿意的答案

 

我初期的答案是:「你(學生)以後的工作會用到。」
(
自己心裡也在想,這個答案對學生來說貌似太遙遠了,如果他們以後不用工作呢?)

 

今年,我能果斷地告訴學生我的答案

並且在每次教到新觀念時,就能直接用實際或簡單的例子來證實我的答案

 

當然,講認真的,只要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,你給他千百萬個答案,他還是會不想學習

那麼這個部分,就要靠循序漸進的互動及教學,來讓學生感到興趣,甚至覺得信服了


所以,只要學生問:「數學學那麼多東西有什麼用?」

我就會寫下11個大字

不是沒有用,只是還沒用到」


他們是10幾歲的學生,我們是他們2倍歲數以上的成年人

數學有沒有用、可以用在什麼地方、甚至無形中已經使用到,我們都有所體悟

 

我希望讓學生了解的是:

「趁現在先學好,等之後要用到,就不會後悔以前沒學好」

近5年會考各單元出題數統計

 從實習開始,每年會考結束就會統計當次會考各單元的題數 為了方便向學生介紹重要性及時近性 會只統計近5年的題數,一來版面不會太多內容,二來也能了解近幾年的出題趨勢 一、 以 年段 來區分的原因為,目前各家版本七年級的內容尚未統一單元順序  因此統一都以年段來分別 二、 數學題目不...